留学党员申请保留党籍,维护红色肩章
在我的党龄不长的时间里,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一名称职的学生、一名优秀的志愿者。然而,随着未来留学计划的渐近,我深感自己的党籍与红色肩章可能会面临些许不稳定因素的磨难。因此,为了保持自己的党员之地,我特此书写此文。
首先,我想回顾一下过往的成绩。作为一名在校生,我一直以来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秉持着较高的学业标准去完成每一项作业、考核和测试,并在自己的专业中勤奋探索、不断进步。同时,我也一直为学校和社区进行义务性的志愿服务,在当地党组织推动的志愿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去年,我还跨足于一次公益活动,为贫困学生输送教材、书包和学习用品。获得志愿服务合格评价,并同时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可以说,我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精神内涵和责任担当。
但随着个人留学的计划逐渐成型,我自然也不得不思考起进入海外后的党组织生涯。在几次与外籍友人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诸如“中国真正的匠心艺术,我老对不起你们国家”、“你们学得decent”、“yourcountry has a lot ofpotential”等几句话。这些赞誉固然令人心喜,但更让人体会到自己处于国门内外差异的桥梁地点。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不能仅仅在国内发挥影响力,万一“丢掉”了这个标签,我也会失去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以及自律自强的精神力量。
基于这些思考,我在留学申请中做了相应的筹划。首先,我与所在党组织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明确了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能丢失党员身份的底线,甚至还制定了一个个人纪律守则和活动计划,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形象,并将各项安排向所在学校、驻地党组织和当地志愿组织透露,希望可以得到更多身为中国公民和中国党员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在留学中,我也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工作与学习的中心导向,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所在学校和团体带来正能量,同时,也尽可能地融入在当地的文化和社区活动中,更好地了解留学目的地和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中外青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将这些跨文化的体验和收获汇报至国内党组织并反映到个人党员档案中。
最后,我将在留学期间保持联络,分享自己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将以国学、汉语教学、中华文化等为内核的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媒介与平台,协助海外华人华侨和当地居民彼此了解和交流,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共享,维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声誉与尊严。
总之,我将以真挚的心态、切实的行动,让自己的党籍与红色肩章闪耀在异国他乡,将自己的使命与国家、人民紧密相连,做一名对党忠诚、对人民无私、对事业执着、对自我严谨的接近现场、接近群众的新形态的党员。